洛阳市洛宁县:“四轮驱动”实现人才强县 助力乡村振兴
为破解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洛宁县积极探索以人才振兴实践路径,抓牢人才主体,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出实招,用实干为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建立相关提供政策服务的体系,印发《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的实施方案》,涵盖财政奖补、金融服务、税费减免、创业培训等7方面21条优惠措施,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以县乡村换届为契机,将政治过硬、精通农业的致富能手,在外创业成功的经营型人才,具备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退伍军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发展。同时,抓牢后备干部“生力军”,以“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为标准,吸纳优秀党员、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待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回乡创业青年等骨干力量加入党组织,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县、乡、村三级成立乡贤返乡创业服务专班,以故土乡情为连结,鼓励有志乡贤返乡参与家乡建设,吸引一大批有志有为之士。比如,河底镇乡贤张海锋利用闲置的学校和废弃的农家四合院改造建设“溪上·陶峪”民宿群,通过河道整治、亮化,沿线建设接待中心、咖啡书屋和人造月亮景观,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未来将带动周边乡邻共同参与。全县390个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了乡贤参事会,1709个村民组(自然村)健全完善了村民理事会、民调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已累计推出陈兵兵、杨红涛、曲红恩等乡贤典型事迹100余人,广大乡贤已成为引领村民走向乡风文明的“领路旗”,既推动了乡村移风易俗,又在挖掘、宣传乡村文化中充当了“传声筒”和“广播站”。
实施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村“两委”成员、青年人才参与学习培训,切实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攻坚克难的能力。组织乡村干部外出研学,取长补短,进一步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拓宽思路、更新发展观念。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作用,充实人才“储备库”,并纳入后备人选培养计划,使其在乡村党组织培养教育中提升党性修养,在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基层治理和村级日常事务管理等工作中锤炼能力。全面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养,以“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本领,实现人人持证上岗。洛宁县积极发挥乡贤返乡创业联盟作用,规划建设乡贤返乡创业园18个,有序推进40个试点村建设,吸纳乡贤企业60余家,依托“乡贤链+产业链”双链融合,结合县域内五大特色产业,共谋划项目81个,成功签约24个、总投资21.7亿元,体现了创业途径的多样性。如小界乡豫健面粉厂依托王村塬优质小麦研发生产的高端面粉及挂面等,形成了集小麦种植、面粉挂面深加工、精加工的循环生产链条;长水镇正好铅笔厂依托洛宁丰富的速生杨用材林杨木资源,通过原木板坯、碳化刨槽、装铅浇芯、束夹干燥等系列加工,实现打造铅笔成品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年产值600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1000余人就业;李应贤是“金珠沙梨”创始人,辐射带动周边十几个村种植金珠沙梨,直接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2021年全县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45000亩,户均年增收20000元左右;返乡创业人士王润青,通过30多年来的拼搏坚守,让牛肚这一地道的洛宁美食,香飘中州大地。
注重选用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人员担任村干部,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洛宁县紫竹大酒店总经理朱小强,在村两委换届之际,被南洞村群众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以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两委班子队伍建设,提升党员素质,抓制度建设,推动村工作有序开展,加强村容村貌建设,改善村居环境,并新建村标一座,发展文化事业,提高村民素质,聚拢民心,实现了村庄三优三制服务型党组织。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景阳镇南洞村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强与河南“爱奇悦”文旅公司合作,对南洞村进行全方位的旅游规划和打造包装。抓产业振兴,新流转土地400余亩,引进草皮种植和小龙虾种植项目,吸引100多人到项目基地务工创收,解决了周围村民就业难的问题,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该村目前有葡萄种植园、肉鸽养殖场、草皮种植和小龙虾养殖基地,解决了村民就业和乡村振兴,推动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让群众的小康之路走得更踏实。2022年元月在广阔的草地上举办了趣味冰雪运动会,被央视宣传报道,并高标准打造草坪绿地,吸引周围数万名游客到南洞村观光游览,节假日期间,该村成了网红打卡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扎实开展以“发一封慰问沟通信、制定一套激励返乡创业政策、洽谈一个发展项目、沟通一条致富信息、赠送一册产业项目指南、组建一贤一个专班、进行一月一次亲属家访、推进一月一次亲属召唤、举办一次乡贤困难帮扶解决会”为主要内容的“九个一”活动,充分听取乡贤家属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乡贤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搭建政府乡贤“互助互惠”双向共赢平台,从优化金融服务、减轻税费负担、强化创业培训、完善创业保障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从财政奖补、项目用地、厂房租金等方面为返乡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人才资金回流、资本回流,人才回归、企业回迁,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管理、激励、保障长效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严格落实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双月考核奖励方式,充分调动乡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对致富带头人、先进代表、创业退伍军人等提供精准服务,确保相关优惠政策落地。同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建设,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文化、医疗、农村教育等多方面实现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让乡村人才愿意扎根。坚持把乡贤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积极引进培育了爱和小镇郭爱和、洛醇牡丹花茶周龙等一批知名乡贤,带动发展香楸湾文旅产业园、爱和小镇三彩陶艺村、千亩牡丹种植基地、牡丹花茶加工等一批乡贤项目,建成以香楸湾文旅产业园、爱和小镇三彩陶艺村等一批乡贤项目为代表的多元化产业园区,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新的智慧和力量。
首页
ꄲ
公司新闻
ꄲ
洛阳市洛宁县:“四轮驱动”实现人才强县 助力乡村振兴